← 数字化生存

焦点

只是一个默认分类

基于 iPadOS 的数字生活方法论

· 39 条评论

在我的数字化生活理念里,「信息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。

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,有一点可以非常确定:我们每天都在和信息打交道。这里的「信息」,可以是每天打开微信公众号看到的文章、可以是公司领导布置的工作邮件、也可以是亲戚朋友发来的微信消息、当然还可以是你在购物网站看到了自己心心念的商品链接。

更进一步来看,我们不仅要和线上信息打交道。在线下,我们同样会被信息所包围。
img
人类的眼睛、耳朵,作为天然的「传感器」,无时无刻不在感知周遭的变化,这些信息实时传入大脑,利用只有 5 瓦功耗的大脑进行实时处理。人类这样的信息处理机制,在过去上千年里形成了独特的文明,也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。

当线上线下的界限逐步模糊,当一部智能手机可以拥有重建现实环境的能力。信息,也像空气一般环绕在你我周围,而我们,最终也成为类似流水线的工人一样,只是你面前快速流过的是海量、几乎不间断的信息,你需要做的,一如生产线的工人那般----接收信息、消费信息、加工信息再生产信息----循环往复,周而复始。

作为新一代「信息工人」,我们当然需要更好的生产工具去处理上述生产关系,譬如你我生活工作里的各种屏幕。

如今,屏幕已然成为人类新的避难所,智能手表、手机、平板,用不同尺寸的屏幕提供不同的「避难范围」,我们用手表记录身体状况、用手机打破社交尴尬、用平板「烹饪美食」(比如压泡面),这些或大或小的屏幕,连同承载这些屏幕的硬件以及背后的软件生态,成为定义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重要标志。
img
比生产工具更重要的,则是围绕工具的方法论

当下的大环境,我们面临的是信息量激增与信息获取门槛越来越低的现实问题,当注意力成为一种无形资产而被各个屏幕、应用争夺的时候,我们真的需要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注意力了。

在我看来,围绕注意力的保护,应当构建起一套完整并不断优化的过滤器模型,通过优质应用、机器智能与你的主动选择,形成一道保护注意力的高墙,或许我们可以为其命名:「Great Attention Wall」。

其次,与其被动地接收信息,不如主动出击,从拒绝信息流产品做起,回归 Web 搜索、调教系统通知、利用邮件订阅,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信息。

第三,我无意否定信息碎片化的事实,但碎片化信息的消费依然有可以完善的地方,稍后读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式,但更进一步,如何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,打造一套深度阅读系统?或许我可以给出一些线索。

当信息走出消费的阶段,我希望能通过加工为信息增值。比如,利用格式化的数字方法论,改变过往数字笔记、手写笔记的记录方式;或者,将自动化的理念纳入到信息加工的每一个阶段,结合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,实现软件、硬件以及人与机器的协同。
img
在整个信息加工过程中,云化始终是一个潜台词,信息云化,使得信息加工的流程不再局限在特定设备,而成为一种可以流动、随时可取的资源,这背后是技术的发展,也是理念的进步。

长期以来,我们在计算设备的体验都是围绕「应用」,在 iPad Pro 上,我分明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:「无应用化」。这是一种全新的计算设备使用方式,通过在线应用、API 以及快捷指令,形成全新的信息加工工作流。

如果说信息加工实现了「1 到 N」,那么信息创造则是「0 到 1」。在这个阶段,信息形态发生了重大转换,我们将虚无缥缈的「想法」转换为可读的文字、可看的影像,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信息转换过程。与此同时,这一系列新形态的信息还将通过复杂的方式分发、传播,覆盖更多的受众。

上述这些略显枯燥的方法论,贯穿在我每天使用 iPad Pro 以及 iPadOS 的始终,也构成了《iPad Pro 生产力指南》2.0 的主要架构。

当然,考虑到我的能力所限,这套方法论到底有多靠谱、这本电子书是否完整呈现这套方法论?答案并不在我这里,而是取决于每一位翻看这本小册子的读者,请不要吝啬好评与批评,这是我进步的最快方式,也是这本电子书接下来更新迭代的动力源泉。

我和 iPad 的故事

· 45 条评论

时间来到 2013 年,如果在那年的年底有人问我:「你打算用新买的 iPad Mini 2 做什么」,我的答案里一定不会有「生产力」三个字。

但正是从使用这台设备开始,我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。

几乎每一年,我都在记录和分享自己使用 iPad 心得体会,前几年主要关注优质应用,比如 2014 最适合「整理力」的应用、2015 年我盘点了 iPad Mini 上的「生产力应用」

从 2016 年开始,我开始关注 iPad 上的工作流,尤其是基于 iPad (Pro)硬件、iOS 以及第三方应用的工作流程。2016 年这一年,我写了篇超长的《iPad 生产力指南》(少数派阅读地址),系统总结了我在 iPad 设备上的工作、思考流程。
img
这一年年末,我启动了一个付费会员通讯 Dailyio,从选题、撰稿、校对以及最后的邮件发送和推广,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在 iPad Pro 上完成,由此带来的是我对整个工作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定位。因此在这年年底的年终总结里,我主要谈了如何用 iPad Pro 完成上述工作

过去五年多的时间里,我在 iPad 以及 iPad Pro 上完成了几乎所有的工作,逐步建立起了「iPad Only」的工作流,包括但不限于阅读、写作(文章、电子书)、录制制作播客、视频处理、媒体运营(Dailyio 会员计划、微信公众号、今日头条等).....

正是这一系列机缘巧合的场景,让我更进一步思考,我在 iPad Pro 上还能做什么?

2017 年 11 月 6 日,《iPad Pro 生产力指南》1.0 的发布,或许就是对过去几年尝试、思考的最好总结,这个系列历经 20 个月、6 个版本的免费升级迭代,到了 2019 年 7 月,我知道 1.0 的版本可以完结了。
img
这是一个结束,也是一个开始。

2019 年 6 月,iPadOS 正式亮相,iPadOS 奠定了 iPad 在苹果产品线的重要地位,它不再是所谓「大号的 iPhone」,而是一个独立的、有自身特色的设备

在苹果首个面向 iPad 的操作系统加持下,基于 iPad 以及 iPad Pro 的生产力流程也在被重构,新系统特性、新交互逻辑、第三方应用甚至新的硬件,都将永远改变 iPad 在计算设备历史上的轨迹。

这恰恰也是《iPad Pro 生产力指南 2.0》的进化方向,它依然定位在「不只介绍 iPad Pro 性能如何、能做什么」,也不是「宣扬 iPad Pro 可以替代谁」。它更像是一个数字生活方法论与一个硬件设备结合后的「新物种」,在这个「新物种」身上,你可以看到信息获取、加工与生产的流程,也可以领略到基于 iPad Pro 这个硬件设备新形态所释放的无尽潜能。

我希望能够打通数字化生活理念、方法论与工具使用之间的关系,从这个角度去看,iPad Pro 以及 iPadOS,更像是一个实践数字化生活理念的平台。我不会鼓励人人都购买或使用 iPad,但我希望阅读本书的每个人,都可以从中获取数字化生存的一些启示。